在設計減速電機塑料零件時,應使其結構尺寸和形狀符合塑壓成型工藝的要求,同時要考慮塑壓模結構的合理性,塑料制件的結構工藝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。
1.脫模斜度
為使塑料件成型后,順利地從模內取出,塑料件的豎壁、孔壁、加強筋等都應有一定的斜度。即與模具閉合方向平行的零件表面應有脫模斜度,其大小與塑料的性質、收縮率大小、制件壁厚和幾何形狀有關。
2.壁厚及均勻性
塑料制件中塑料體各部位的壁厚不是任意選取的,它與塑料體尺寸的大小、幾何形狀及塑料種類有關。壁太厚,既要增加塑料及塑壓的時間,塑壓時也不易硬化,并會減弱塑料體的強度,塑料體內易產生氣孔。
3.加強筋
為了提高塑壓件的強度和剛度,減小變形,可采用加強筋結構.這樣可以改善塑料的填充,避免壁厚不均勻而引起的縮孔、氣泡、凹陷、變形等。加強筋高度一般不超過相應壁厚的三倍,并應留有一定的脫模斜度。加強筋應低干支。
4.支承面的結構
塑料件在結構設計時,選用整個底平面作為支承面是不合適的。應采用凸邊或底腳等突出部分,凸起的支腳高應大于0.5毫米,安裝、緊固螺釘處的凸耳與固定用的凸臺.都應有足夠的強度,以承受緊固時的作用力。在其轉折處,為避免厚薄急劇變化。應采用圓弧或斜面過渡。轉折處也應有加強筋。
5.孔的結構
塑壓件上的孔有三種成型方式;塑壓時,由模具壓出完整的孔;塑壓時,孔未壓穿,以后用鉆頭鉆孔;塑壓時無孔。以后用鉆頭鉆孔。
6.螺紋結構
塑料體上可以設置螺紋,但由于其強度較低,故塑料件上塑壓的螺紋直徑不能太小,一般熱塑性的直徑不小于2毫米,熱固性的不小千3毫米。精度不高于iT8級,螺跪要大于0.5毫米,螺紋長度不超過1.5~2倍螺紋直徑。
以上是減速電機塑料制造工藝的常見幾方面要求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