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控工業的門類中,產業用微型減速機發展規模一直呈迅速擴大態勢。論壇上,中國減速機行業協會會長祁俊申指出:“雖然中國產品在技術競爭力上還遠不如世界發達國家,但是我們在總量規模上,已經進入全球前列,正以協同創新的精神,證明自己的無窮力量。”
如今,減速機產業又站到了新的歷史關口。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的“十二五”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:到2015年,微型減速機生產總量占的比重要達到25%。“從目前的10%增長到25%,這個速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快的,這個指標高于行業內其他產品的平均增速水平。”
祁俊申同時指出,微型減速機是一個新興產品,在各個領域也都存在著挑戰。
第一、結構性矛盾突出。由于我國產業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,中低檔產品銷量大。
第二、標準體系缺失。與下游產業的標準對接,結合環保節能,是行業市場推廣的一個重中之重。
第三、產品附加值低。在整個行業內,微型齒輪減速機的研發費用較高,但與發達國家比,整體水平仍偏弱。
第四,需求創造發展空間。預計到2050年,微型減速機產業化率將達到67%,市場上80%的產品將節能環保化,未來的發展還存在巨大空間。
減速機產品確實到了一個需要加快發展的最重要時期,這從三個方面便可窺一斑:
其一,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,中國減速機的發展軌跡逐步凸顯出來,在經濟發展形勢較緩的情況下,它卻保持了快速的發展勢頭。根據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,它的各項增長指標都高于其他行業的平均水平,這充分說明減速機產品的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。
其二,“十二五”規劃提出,到2015年,微型節能環保型減速機比重要達到25%。總的來講,繼續發展的空間非常廣闊。
其三,對于制造業作用減速機而言,目前的發展條件和機遇更加成熟,主要反映在原料方面:一方面,鋼材行業取得了巨大進步,包括碳鋼、高精度鋼材等都取得了突破性發展,對于微型減速機的研發十方有利。另一方面,在“十二五”發展的一系列限制性指標當中,政府對于行業的保護作用進一步增強,為減速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。